JT鋸齒波跳汰機的改進結構設計
錐形跳汰機是若干個梯形槽體組合(最多12個槽體),單槽分選面積為3.3m²,共用一個機械一液壓驅動裝置,設備結構緊湊,已經大量用于選 別 砂金礦,設計單槽處理能力為10~15t/h。由于錐形跳汰機在砂金礦的成功應用,為將此槽體結構的鋸齒波跳汰機推廣應用于其他礦物選別,設計出新型JT 鋸齒波跳汰機。JT鋸齒波跳汰機采用了錐形跳汰機的梯形槽體結構及新設計凸 輪、連桿傳動機構,從長坡選廠中、細顆粒錫礦拋廢的應用和3~5mm紅柱石礦物 選別的工業試驗看,JT鋸齒波跳汰機的槽體結構尚不完善,如給礦端礦物堆積、礦物在槽體內向前運動不順暢和尾礦端床層松散較差等,從而影響跳汰機的選別效 果和處理能力。本文針對JT跳汰機在工業應用和試驗中存在的問題,提出一些改進方案,并在工業試驗中得以實施,使JT跳汰機的技術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。
JT跳汰機是錐形跳汰機的一個分選槽,錐形跳汰機在采金船上分選砂金礦,處理能力達到單槽8~10t/h以上。隨著JT跳汰機的推廣應用,特別是在中、細顆粒錫礦丟廢和紅柱石等礦物選別時,其結構缺陷逐漸暴露出來,下面分別詳述。
JT跳汰機的槽體采用了錐形跳汰機的槽體結構,呈梯形,給礦端寬700mm、尾礦端寬1980mm、選別長度2400mm,隔膜正上方有一錐形帽。JT跳汰機在長坡選廠中、細顆粒錫礦丟廢工 業應用和紅柱石礦工業試驗中均發現給礦端約300mm范圍內床層松散性很差,礦物向前運動不順暢,極易在此區堆積,而越過該區則床層松散性很好,礦物分選 量遠沒有達到飽和狀態。正是由于給礦端局部域內礦物不能及時向前移動,導致礦物通過能力下降,影響設備處理量。某紅柱石礦主要成分為紅柱石、黑云母和石英 等,分選工藝為先重選除去石英,再磁選將黑云母和紅柱石分離。本次3~5mm粒級紅柱石工業試驗,在得到質量合格的紅柱石精礦和尾礦可直接丟棄(尾礦不需 再掃選,紅柱石總回收率大于85%)的條件下,JT跳汰機改進前的處理能力為1.5~2t/h左右,尾礦丟棄率約50%。
跳汰機——技術文章
- 2020-10-26跳汰機到底能選出來螢石嗎?
- 2020-10-26跳汰機使用結束后還需要做什么?
- 2020-08-17跳汰機有沒有正常生產怎么判斷?
- 2020-08-17決定跳汰機分選指標的重要因素之一:床層
- 2020-08-07跳汰機部件的功能是什么?
- 2020-08-06跳汰機工作原理是什么?
- 2020-07-24小型跳汰機分選過程中有哪些問題?
- 2020-07-07跳汰機選礦跑尾嚴重是什么原因
- 2020-06-15確定能夠用跳汰機來選別礦石需要了解三個指標
- 2020-06-15跳汰機選礦是一種古老的選礦方法,從勞動人民開始